您好,欢迎访问这里是您的网站名称官网!
10年专注环保设备研发制造 环保设备系统设计\制作\安装一条龙服务
全国咨询热线:400-123-4567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程案例 > 案例展示二


典型案例展播:促进生态环境根本好转(9) 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

作者:小编 时间:2025-09-15 05:59:21 点击:

  近年来,济南市河湖长制工作坚持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聚焦管好“盆”和护好“水”,高位推动河湖管护工作,在巩固好“无违河湖”的基础上,按照“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基本要求,全区域统筹布局,分期分批打造一批满足安全、生态、景观等要求,具备宜游条件的美丽幸福河湖,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河湖环境需要。截至2024年,全市共创建省级美丽幸福河湖41条段,创建河道长度570余公里、湖泊2.82平方公里。

  (一)完善责任链条,高位组织推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美丽幸福河湖创建,签发总河长令,对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提出指导意见,作出具体工作部署。在建设省级美丽幸福河湖过程中,市城乡水务局、各相关区水务局主要负责亲自安排,分管负责负责牵头,统筹安排和协调解决省级美丽幸福河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形成了“上下联动、有效衔接、积极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坚持全域统筹,科学谋划推进。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谋划,综合考虑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产业,瞄准高水平功能定位、高标准项目建设,结合山东省河长制办公室《关于加强美丽示范河湖建设的指导意见》,针对申报的拟建省级美丽幸福河湖逐一编制省级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努力做到“全段规划、全河独特、全民共享”。

  (三)强化资源整合,拓宽融资渠道。推动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充分发挥省级、市级财政资金,特别是河湖长制工作奖补资金的杠杆作用和放大效应,积极运用市场化办法解决资金问题,大力支持河湖治理、管理和保护,切实解决“无专人管事,无专钱办事”的难题,有效保障了美丽幸福河湖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持续改造升级,水脉命脉同频共振。河湖治理是增强河湖防洪安全、生态、景观等功能的重要举措,统筹推动实施“十水综治”,极大加强了区域防洪减灾、水资源调控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作用。从水患多发到治河有道,通过工程建设和综合整治,河道行洪排涝能力得到极大改善,水质有了显著提升,带动地区经济产业转型发展、环境保护、城市建设与民生改善,在治水、护水、兴水中实现了河水潆涟,古貌焕新颜。比如,莱芜区通天河西峪河北至胡家庄段在创建省级美丽幸福河湖过程中,注重系统治理,通天河自西向东流入雪野水库,群山峻岭间蜿蜒东流,通过对通天河西峪河北至胡家庄段拦河坝新建与修复、河道疏浚、堤岸修建等工程,消除工程安全隐患,保障河道行洪安全。

  (二)厚植绿水基底,持续放大水生态效益。水文化是河湖的灵魂,它以独特的魅力和特有的个性来吸引人。新时期的美丽幸福河湖,不仅要具备水利功能,而且还要具备生态功能、旅游功能、产业功能,实现“引得进客、留得住人、记得住乡愁”。比如,华山湖建设突出生态湿地功能、自然山水格局的再现和地域历史文脉的传承,华山湖生态修复及功能提升恢复历史上“孤山居中,碧湖环抱”的形态,重现鹊华烟雨图中“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景观。历城黄河河务局在推进黄河历城区段创建省级美丽幸福河湖过程中,突出重点“一点一带”增幸福,设计建设“全‘历’以赴 法治润城”主题法治广场,将黄河法治文化与历城地方特色紧密结合,“黄河宁,天下平”六个萌趣河宝彰显深厚文化底蕴,历城名人房玄龄生平典故再现悠久法治历史,学法有道、扫码听声、法治飞行棋等一系列普法功能区进一步提升了趣味性和互动感,成为沿黄群众体验黄河法治文化的好去处。

  (三)有效示范引领,赋予河湖功能新理念。坚持以党建工作引领河湖管理,在河湖边设置河湖长工作站,作为河湖长治水护水的前沿阵地,助力济南河湖管理工作升级提档。河湖长工作站旨在组织开展河湖长制宣传培训,是基层河长与河管员交流学习的充电站、群众与河长的联络站、群众参与治水护水的议事站、河道治理成果展示的宣传站。章丘区水务局坚持“传承红色,保护绿色,打造蓝色”理念,突出自然山水格局的再现和地域历史文脉的传承,努力将绣江河打造成一条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幸福河湖。平阴县水务局在推进锦水河东支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创建过程中,汇聚“银发力量”,聘请8位老党员担任“党员河长”,借助开展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契机,常态化开展河湖巡查、志愿清河活动,以“党建红”引领“碧水清”,以“志愿红”守护“生态绿”。

  (一)强化“五乱”整治。济南市根据实际情况,强化各级河长职责、加强河湖巡查力度,发动群众参与治理等措施,市、区均聘请专业第三方人员,针对全市河道采用不定期、不定时巡查方式,及时发现问题、落实问题、整改问题。

  (二)凝聚护水合力。开发运用“巡河记”公众护水平台,群众可以线上反映河道问题,并且实施巡查激励机制,提高公众参与度,创造“全民参与,人人共创”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网络传媒宣传、引导、监督作用,通过“济南河长湖长”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工作动态,让全社会关心河湖、爱护河湖氛围更加浓厚。